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科研工作总结与安排
2020-06-22 16:21:01   来源:教研处

 运师研字[2020]8号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科研工作总结与安排

 

各教学系(部):

临近放假,为了进一步做好教科研工作,现将前一阶段的工作作以总结,下一阶段的工作作以安排。               

一、教科研课题

(一)课题申报

2019年我校共立项省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12项;2020年立项省级课题1项,为冯艳琴老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获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系部

立项课题数

备注

中文系

1

 

数计系

1+1

省级1项

英语系

2

 

美术系

5

 

体育系

1

 

教心系

1

省级1项

思政部

2+1

省级1项

 

15

 

(二)课题研究

目前我校共有17项省级以上课题,12项校级课题正在研究中,请以上教师抓紧时间,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尤其是2017年以前立项的省级以上课题,争取早日结项。

(三)课题经费

为减少课题经费报销的麻烦,调动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已印发了《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修订稿)》(运师政字[2020]4号),请大家遵照执行。

二、讲座论坛

今年由于疫情,讲座论坛主要围绕线上教学和各种培训来进行。请各系部6月19日前,将相关资料交郅永果老师处。

三、教科研考核

系别

总人数

合格人数

合格人数占比(%)

不合格人数

备注

总人数

有分值

0分

中文系

49

13

26.5

36

4

32

 

数计系

47

14

29.8

33

10

23

 

外语系

32

6

18.8

26

1

25

 

音乐系

48

15

31.3

33

4

29

 

美术系

35

13

37.1

22

9

13

 

体育系

18

8

44.4

10

0

10

 

教心系

26

9

34.6

17

6

11

 

公共服务系

6

1

16.7

5

4

1

 

思政课程部

27

11

40.7

16

2

14

 

总计

288

89

30

199

41

158

 

    从以上考核结果可明显看出,教科研成绩整体偏低,合格人数仅占30%。其中体育系和思政课程部较好,合格比例分别为44.4%和40.7%;公共服务系和外语系较差,合格比例分别为16.7%和18.8%;尤其是0分达158人,占比高达54.9%,确实触目惊心。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不强,导致科研产出不高;二是对教科研考核不甚重视,扣除20%的科研绩效无关疼痒。为此,教研处和各系部一定要多想办法,尽最大努力调动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多产快产一批教科研成果。

四、教学能力大赛

今年的教学能力大赛,我校共有四支团队参赛。

赛项名称

作品名称

负责人

团队成员

专业课程一组

中国古典舞基训

段笑旭

杨金山  翟倬艺

专业课程一组

小学教育学

卫红梅

马智芳  张  鸽

专业课程二组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程林钢

解  蕾 高林娥 崔  博

专业课程二组

民航服务礼仪实训

王瑞颖

席晓青 史凯丽 席竹梅

整个参赛过程,从方案的确定,到指标的分解;从组织培训,到确定参赛内容;从每一个教案的设计到每一个教学视频的录制;全体参赛人员积极备赛,其中的付出,因为疫情比往常更显艰辛。到目前为止,各参赛团队已全部完成教案设计、视频录制的专家把关审核,经修改后,本周将进行最后的视频录制。

这次大赛,对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一是报名团队太少,本要求各系选报1个团队,结果总共只报了5个团队,又因赛道的问题刷掉了1个。二是青年教师虽教学热情高涨,但教学能力不是很好,又缺乏一定的实战经验,导致整个作品不是太令人满意。因此,各系部一定要通过听评课、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日常培养,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想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中青年教师投身到教学能力大赛中去。

五、在线课程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我校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本学期开学初,绝大部分教师根据学校要求,建立了自己的网课,推动我校课程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但是在网课建设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五多五少五管不了”:(1)网上移植多,自己建课少,“水土不服”管不了;(2)安排布置多,检查落实少,学习与否管不了;(3)语音速课多,视频录制少,教学效果管不了;(4)自主学习多,论坛答疑少,学习效果管不了;(5)开学沿用老办法多,思考探究新方法少,教学何去何从管不了。总而言之,我们的网课建设整体质量不高,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学生的返校复课,我们的教学几乎又回到了原先的老路上了。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要求:

  • 高度重视,积极建设

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砝码。在线课程的建设,既是专业建设的最为重要的引擎和抓手,也是教育教学的最大软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全体教师要在原有网课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省、校相关文件的研读,包括《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建设与认定办法(试行)》(晋教高〔20197号)(见附件1)、《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见附件2),进一步提高工作目标的达成度。同时深入探索讨论,密切团结协作,切实推动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各系部、各教研室要做好统筹协调,做好各门课程的人员分组、责任分工、目标要求、督导考核等,确保在线精品课程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精品课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头戏,为强力推动我校精品课建设的数量,全面提升我校精品课建设的水平,我们将继续按照“系级—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四级建设体系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各系部在原先申报的系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遴选,推荐1门课程上报教研处,由教研处审核后分别予以认定。

我校现有数学教育和舞蹈教育两个省级骨干专业,开工建设《古典舞基训》《高等代数》两门精品课。其中《古典舞基训》已基本建成,正积极准备申报省级精品课程。《高等数学》正在酝酿,积极准备招标建设。除此之外,本年度再计划遴选2-3门作为校级精品课进行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精品课建设,教研处现已制定了我校《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将进一步规范明晰了校、系两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程序和要求。凡被认定为系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的,分别拨付一定的建设经费。凡被认定为省级精品课程的,学校将给予重奖。

(三)真抓实干,抓出实效

三分部署,七分落实,再美好的蓝图,如不付诸实施,也将是一纸空文。网课建设,尤其是精品课建设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各系部主任一定要高度重视,将网课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亲力亲为,真抓实干。各系部教学副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一定要做好主任的参谋和助手,协助主任抓好此项工作。只要大家不走形式,不摆架子,我们一定会建成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在线精品课程。

(四)具体要求

1.各系部根据最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统计上报《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网课建设一览表》(见附件3),619日前发送至教研处邮箱。

2.在系级精品课基础上,遴选上报《各系部校级精品课程推荐表》(见附件4),于619日前发送至教研处邮箱。

六、学报论文征集评选

根据我校疫情防控组6号文件要求:所有教师在本学期撰写一篇论文,由教研处牵头,各系部进行考核和评比。请各系部尽快收集教师论文,并自主评审出30%的优秀,6月19日前填好《优秀论文统计表》(见附件5)并上报教研处,届时将择优在学报中上进行刊登。

七、教师培训

(一)“学科教学育人与课程思政”网络培训

2019年11月到2020年3月,共选派33名教师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第一期“学科教学育人与课程思政”的网络培训,此项工作现已圆满完成。

(二)2019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

国家级培训分为远程培训和现场培训两大块。远程培训于今年3月份开始,5月31日结束,我校120名教师参加此项培训。

现场培训由于受疫情影响,均延后开期,具体时间等候通知。

八、文件解读

(一)《教研室创建与管理办法(试行)》

1.明确教研室主任的职责:教学组织、教研、科研等。

2.加强教研室主任的培养:压担子、多指导、勤培训。

(二)《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修订稿)》

根据联合升本的要求,凸显标志性成果的奖励力度,如核心期刊、教学技能大赛、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出版社及国家级规划教材等。

(三)《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待出台

凡被认定为系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的,分别拨付一定的建设经费。凡被认定为省级精品课程的,学校将给予重奖。

总之,临近期末,各系部一定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积极应战,确保胜利完成本学期各项教科研工作。

 

   附件:1.《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建设与认定办法(试行)》(晋教高〔20197号)

2.《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3.《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网课建设一览表》

4.《各系部校级精品课程推荐表》

5.《各系部优秀论文统计表》

 

 

2020年6月9日    

上一篇: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安排
下一篇: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安排

© 2017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晋ICP备07005294号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