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动态能力研究
2018-09-03 08:45:21   来源:教研处

【理论研究】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动态能力研究

 

来源:   日期:2017-08-15  浏览次数:149

 

 

西北工业大学李飞、李晗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当代科技创新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其中,高校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得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占有特殊而关键的位置。事实上,国外产学研创新的成功范例较多是依托于高校。
    目前,我国高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如设立区域性产学研基地、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建跨学科团队承接重大专项等。然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并不是简单的平台搭建或任务共担,而是要能够满足不同科技发展需求以完成特定的创新任务。其实际上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提高知识与资源积累的演化过程。动态能力观,强调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并通过学习和积累以获得适应性能力,这与协同创新的本质和特征有着较强的匹配性。因此,本文试图从动态能力的视角入手,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动态能力进行研究,讨论高校动态能力的构成和内涵,并对动态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
1、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1.1 协同创新的本质
    关于协同创新的概念目前尚未有一致性的定义。普遍被接受的定义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所给出的,即“在共享愿景下,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依靠网络进行想法、信息及工作状况的交流,协作实现共同的目标”。但是,在设定共同目标、组织沟通交流之外,协同创新最核心的本质则在于参与主体之间资源的整合。事实上,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标而参与协同创新,其中最主要的考虑就在于对方能否有助于自身目标的实现,而这则需要从对方所具有的资源来判断考量。且只有当对方的资源相较于自身资源具有异质性和帮助性,此时的协同创新才是有意义的。
1.2 资源基础观与动态能力观
    协同创新的“资源”本质与资源基础观不谋而合。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之间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当企业资源是具有价值的、稀缺性的、难于模仿、难于替代这四个特性时(即VRIN特性),企业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然而在现实的科技创新中,很少有单独的某一组织能够掌握创新所需的所有资源。因此,不同的组织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现状和实际需求,相互合作、支持与帮助,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即协同创新。
    事实上,协同创新就是将资源基础观从单一组织的层面扩展到组织集群层面。目前,较多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的研究都参考或借鉴了资源基础观的思想。尽管资源基础观对协同创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指导,但是该理论仅仅提供了一种静态框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使用资源基础观来指导产学研协同创新,其结论可能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提斯等人(1994)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他们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建立以及重构企业内外能力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动态能力观指出,资源基础观在强调组织应凭借VRIN的资源来取得竞争优势时,忽略了对外部环境与竞争状况的考虑;因为资源的特征属性并不仅仅由需求决定,更取决于市场力量,环境的变化会带来资源特性的变化。而动态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有助于组织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1.3 动态能力于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意义
    动态能力强调通过能力的提升来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从这一视角出发,动态能力更有助于高校面对由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协同创新环境与协同创新需求的变化。
    一方面,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能够达到较高协同化水平。现有学者认为协同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共享的战略、文化、制度等要素之间的协同来实现。但是,当前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形式主要以一次性、短期性的“交钥匙工程”(例如国家政府的科技攻关难题、企业/产业的技术难题)为主。此类项目由于其内容要求、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会存在诸多差异性,如项目内容差异所带来组织和协调方式的差异、协作主体差异所带来的战略和文化的差异等。这意味着前文中所提到的协同要素可能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根据动态能力理论,高校应当通过一次次的协同合作,注重知识学习以及经验积累,提高自身应对变化差异的能力,以此确保高校对不同的协同创新具有持续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另一方面,高校除去研发创新之外,还有诸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研究型/应用型等多种要求的人才培养、创业孵化与就业支持、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智库)等多个职能和目标。这就使得单纯的创新成果对于高校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较为有限。而对于产(企业)和研(科研院所)这两类功能和目标都较为单一的组织实体(企业以盈利为目标,科研院所以取得科技研究成果为目标),参与协同创新对于其目标的实现有直接的贡献,即企业可将创新成果用于新产品研发,科研单位可直接将创新成果作为其工作组成。但根据动态能力理论,高校能够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市场判断、资源整合、沟通协调等动态能力,这亦有助于高校内部的学科交叉合作、创新人才培养,进而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又会进一步对协同创新的效率和效果起到提升促进作用。
2、高校协同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及内涵
    动态能力理论展至今,已受到战略管理研究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的关注。不同的学者由于所选取的研究视角和背景的不同,对动态能力的定义、构成要素方面也持不同的意见。已有的理论研究证明,动态能力是一种多维度的组成。罗珉和刘永俊(2009)结合了竞争价值法以及模糊聚类方法归纳总结出动态能力的四个组成维度:市场导向的感知能力,组织学习的吸收能力,社会网络的关系能力,沟通协调的整合能力。本文基于此动态能力的四维度划分,对协同创新中的高校所应具有的动态能力构成和内涵展开讨论。
2.1 市场导向的感知能力 
    高校作为协同创新主体,其首先应具备的动态能力应为市场导向的感知能力。所谓市场导向的感知能力,是指企业感知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获悉顾客需求的能力。
    这与常规的市场能力定义并无差异,但却与以往协同创新中各参与主体“优势互补、各司其职”的协作理念相矛盾。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参与方是在需求和资源互补的期望下,按照有组织地结合在一起。具体来说,企业的资源优势在于相对充足的R&D资金,以及市场信息、营销以及商业化的实践经验等,其需求在于科技知识和人才;大学或科研机构的优势体现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专业化方法、经验以及人员,其需求则为资金和商业化应用能力。然而,上述的资源与需求仅仅是对于高校的科研职能而言,而对于高校其他的职能而言,基础研究需要切实落在科技和经济发展需求,科技成果转化更需要把握市场动向,学科建设要结合实际的人才需要并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需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具备市场导向感知能力,使得高校能够辨识市场机会,及时调整策略制定应对措施,满足自身的职能与发展目标。
2.2 组织学习的吸收能力
    组织学习的吸收能力是动态能力的本质。早在Teece等人提出动态能力理论时,就已经指出组织持续性学习是一种关键性的提高竞争优势以及确保竞争成功的动态能力。具体来说,组织学习的吸收能力指的是对知识的获取、吸收、转换以及利用并形成新知识的能力。
    组织的学习吸收能力对于协同创新系统的重要性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Koschatzky K(2002)指出知识协同是创新的核心。Perkmann和Walsh(2007)认为产学研的本质就是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各自拥有的知识相互转换与创造提升的过程。陈劲(2012)等认为协同创新是多种创新要素的配置整合,而知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罗岭和王娟茹(2015)也认为知识管理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环节,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解决知识管理中的障碍冲突。具体到高校来说,首先高校作为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学习机构和研究基地,其本身就必须具备很强的知识学习吸收能力,表现为各学科为维持科研工作及人才教育所进行的长期持续的知识学习与更新。其次,在参与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是创新过程的关键。需要高校使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和体系,提供相应的研究人员,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新的知识成果。
    此外,高校组织学习的吸收能力还应用于通过参与协同创新实践所学习到的组织管理方法以及市场经验等。如前文所说的,高校是一个集多个职能于一体的复杂组织,且也面对着市场竞争(如合作项目、政府投资、社会声誉等资源的竞争),高校也应当关注自身的管理方面(如学科间交叉)和市场方面(如创业孵化、综合人才培养等)的持续学习和提高。
2.3 社会网络的关系能力
    社会网络关系指的是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组成,包括纵向关系(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间的关系)以及横向关系(与同质组织、竞争对手间的关系)。在以往组织管理领域中,社会网络的关系能力主要关注社会网络关系成员的连接与互动的方式与机制等。同样,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参与者之间的网络关系形式以及各种机制问题也已得到了较多关注,例如基于契约或战略联盟的关联形式,以及利益分享、学习交流等机制设计。事实上,“组织关系理论”“组织网络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嵌入理论”等都强调了社会网络关系的重要性,即组织的各种活动融于社会网络中,并与社会网络中的诸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而社会网络关系正是一种被资源基础观所忽视的资源。社会网络关系属于一种无形资源,反映了组织对于外部关系的认知与管理。组织需要依靠并利用这类资源,但却无法对其完全掌握。 
    高校的社会网络的关系能力决定了其在协同创新时对于需求资源的选择范围以及获取方式、成本和难易程度,这又会进一步对协同创新的效率带来影响。高校具有复杂且相对分散独立的学科结构,这也使得高校的社会网络关系跨及多个行业、市场和地区。尽管社会关系或社会网络属于外生性的,而建立、维持、推动这些关系演变发展或者深入的能力却是内生性的,且依靠这一能力才能够为高校带来各方面的资源。因此,社会网络的关系能力是高校动态能力的基础。
2.4 沟通协调的整合能力 
    随着知识分化以及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加深,单一的个体组织需要联合外部其他不同类型组织以应对不确定的环境及多变的需求所带来的挑战。对于企业来说,如今采购、生产、市场营销、服务、运输等活动流程已经突破了组织边界与外部成员、上下游厂商之间紧密联系,这就需要通过沟通协调的整合能力来实现。同样,高校外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内部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活动同样是需要跨组织边界来进行的,也需要高校能够有效地沟通和整合。沟通和整合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作用已得到学者验证。一方面,在产学研协同机制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中,沟通协调被认为有助于跨组织间功能活动的协调与管理,以及跨组织网络的资源整合;另一方面,产学研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成为协调沟通的主要实践方式,凭借IT技术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自由度和即时性,有助于知识交流、共享、整合及有效利用。
3、高校协同创新动态能力的获取培育
    高校的协同创新动态能力包含四个方面。虽然这四种能力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内涵,但是这四种能力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支撑、共同发挥作用。市场导向的感知能力要求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市场走势,而社会网络的关系能力可为市场判断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来源;知识的学习和吸收需要市场导向的感知能力帮助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方向,而沟通协调能力亦有助于知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提高组织学习效率;社会网络关系需要沟通协调能力进行维持和促进。因此,高校动态能力的培养获取应当从整体进行。
    高校的协同创新动态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不断的循环迭代而逐渐形成的。这种长期的成长过程对于每一个主体来说都是独特的,无法通过模仿和教授获得,较难给出具有通用性的准确获取方法。不过,可以从高校的战略、路径、规则等方面促进动态能力的形成和构造。
3.1 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高校在环境中实际所处的位置,二是高校期望所达到的位置。由于高校自身组织性质以及所处的行业环境,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性与企业相比都较弱,这也使得以往高校在谋求自身发展时的主观能动性较弱,缺乏对自身的战略定位。而战略定位能够让高校持续审视自己的状况,保持在一个评估、构建整合资源、部署措施、再评估的螺旋上升过程,确保战略定位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具体来说,战略定位使得高校对自身所扮演角色与功能、所掌握的资源和关系有明确清晰的认知,也使得高校在参与产学研创新或面对自身发展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调配资源,合理有效地运营、处理社会关系。这对于动态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3.2 路径依赖
    动态能力具有对市场和环境的警觉,以保证在必要情况下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重构和转化,以此形成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也无法像商品、劳务、技术等那样通过市场交换得到,需要经过了历史和经验沉淀而逐渐产生。这就决定了动态能力的培养和成长需要将学习、互动、观察等行为内嵌于组织文化和惯例中,即形成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指组织以往的历史、文化和行为习惯影响着现在的决策选择。通过形成路径依赖来获取动态能力,也保证了这种获取或培育过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近些年,高校一直在强调“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能力作为高校动态能力建设的最终成果,其实质形成也是需要长期的积累。虽然通过临时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高校在科技成果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应当将重心放在协同习惯与文化的形成、沟通方式与技巧的培养。
3.3 人际互动与组织架构
    动态能力是内生于组织的特殊虚拟财产,此类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最终还是需要人的行为来体现,即需要组织成员个人的“动态能力”,而个人的动态能力则是以自身先前的背景经历、知识以及努力投入为基础的。组织的动态能力依靠个人的动态能力,但组织的动态能力又不简单地等同于个人的动态能力的加和,二者之间还包含了人际间关系互动和组织架构。事实上,四种动态能力都是依赖于人际间的行为联系与交互作用。社会网络关系能力需要通过个体间的合作和交流来维持和促进,学习吸收和市场导向能力更依赖于人际互动过程中新知识、新想法的产生。
    组织结构方面,高校与企业相比在结构和职能上的划分较为单一和固定,即科研和行政的二元划分,而科研部门又分为相对独立的院系组织。这种结构形式很大程度阻碍了学院之间、学科之间的人际交流和合作。事实上,部分高校已经在传统架构之外有意地组建新的职能部门来弥补传统架构的不足,如北京大学设立了包括元培学院等共10个跨学科类机构,浙江大学设立了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这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源信息的流动与集成,有利于科学研究及转化。在此环境下学习工作和交流更有益于个人动态能力的形成。
4、总结
    如今,科技创新正成为拉动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校作为科技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知识、技术设备、社会关系等资源,在促进科技创新以及经济发展方面扮演关键的角色。随着国家的号召以及现实需求,高校正积极组织并参与企业、独立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 

    本文从动态能力的理论出发,对高校参与产学研创新、实现自我发展需具备的能力要求展开讨论。考虑到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多为一次性的“交钥匙工程”,会带来诸多变化和差异,此时动态能力理论具有更明显的适用性。高校的动态能力包括市场导向的感知能力,组织学习的吸收能力,社会网络的关系能力以及沟通协调的整合能力四个方面。这四个能力相互支持、共同作用,有助于高校了解外部环境变化和市场趋势,明确现有的资源以及关系情况,确定需求的内容和获取来源,并以恰当的沟通整合方式来予以满足。这种动态能力有益于提高差异性的协同创新的合作效率,也有益于高校自身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创业及就业支持等方面的发展,进而为协同创新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尽管动态能力能够促进高校各方面竞争力的提升,然而这种能力的获取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获得,可以从战略定位、路径依赖、人员互动和组织结构三方面来帮助动态性能力的形成。未来高校应从这三面入手,以战略定位把握市场环境,构建有机式的组织架构,鼓励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并注重经验的总结与习惯的培养。

(摘自“李飞,李晗.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动态能力研究. 中国高校科技. 2017,4”)

 

上一篇: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
下一篇: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答记者问

© 2017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晋ICP备07005294号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132号